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,先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:
“关于吃糖这件事,你是怎么管控孩子的?”
是允许他随便吃?还是一点不让他吃?亦或者是有条件的限制吃?
完全禁止吃糖的孩子小我20岁的表弟,是舅舅、舅妈备孕多年老来得子的宝贝儿子,所以,从小舅妈就对他管控的特别严,衣食住行都是尽量提供最好的,糖果这种零食,自然也一点不让表弟吃。
并且还经吓唬表弟说,吃糖对身体不好,吃多了不仅会烂牙,而且还会生病、变笨、长不高。
表弟小的时候,对舅妈的话自然深信不疑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后,看到别的家长都给孩子买糖吃,他就开始动摇了,总是央央着舅妈给他买糖吃,舅妈依旧坚持不让他吃。
展开剩余85%虽然舅妈坚持不让表弟吃糖,但这并不代表表弟吃不到糖,表弟幼儿园的小伙伴给他分享了人生第一颗糖。
吃完那颗糖,表弟一直很焦虑,担心自己的牙会烂,长不高,甚至生病死亡,但表弟发现,这些担忧都没有到来。
打那之后,表弟就对舅妈产生了怀疑,认为妈妈不爱自己,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给自己吃,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,所以才不舍得买给自己吃……
随便吃糖的孩子以前,每次与妹妹聊到表弟,她都觉得表弟非常可怜,认为舅妈太狠心,一个孩子连颗糖都没尝过,哪还有童年?
所以,妹妹从不限制自己的俩双胞胎儿子吃糖,只要小外甥想吃,妹妹都尽量满足他,并且还经常在家储备一些糖果,俩孩子可以随时吃到糖。
看着俩孩子吃糖时满足的样子,妹妹也非常开心,认为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。
妹妹也不是不知道吃糖的危害,但是仅限于知道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,所以,俩孩子每次吃完糖,妹妹都叮嘱孩子一定要认真刷牙。
但是,俩小外甥哪有那么听话,每次吃糖前都答应妈妈吃完会认真刷,但每次吃完都一拖再拖,不得已也是稍微涮几下完事。
还不到3岁,俩小外甥的牙就开始发黑、烂洞,甚至半夜被疼醒,去医院检查,除了龋齿,意思还表示俩孩子还有轻微的营养不良……
现在俩小外甥已经彻底不吃糖了,不是不想吃,而是儿时因吃糖牙疼到半夜睡不着的经历,让他对糖害怕了。
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其实,现在的年轻父母,在对待孩子吃糖这件事上,普遍都是有条件限制的态度。
我对我家女儿就是这样,在她第一次吃糖的时候,我们就约定:每天最多吃两颗糖,睡前不能吃糖,吃完一定要喝白水漱口,而且晚上刷牙要刷够2分钟;
虽然一开始的时候,女儿为了多吃几颗糖也闹腾过,但我坚持原则始终不松口,她也就慢慢习惯了。
现在女儿已经10岁了,不仅牙齿没啥大问题,而且还养成了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,面对各种甜食诱惑,都能自觉按照约定来,和我们的感情也非常好。
3个孩子,长大后有些差距很明显第一,自我控制力不同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>允许随便吃糖的孩子>被完全禁止吃糖的孩子;
国际行为营养与心理学界公认的一流 SCI 期刊《Appetite》曾发文指出:被完全禁止某种食物的孩子,成年后对该食物的渴望强度比受限制者高42%,暴食风险高30%。
从小在在“规则清晰”环境里长大的孩子,前额叶抑制功能被反复训练,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。
从小被禁止吃糖的孩子,长期处于“渴望糖果——压抑限制——反弹”的循环,内源调控能力自然会被削弱。
一旦父母的监禁解除,比如,上了大学,有了自由支配的零花钱,就会出现“报复性补偿”现象,频繁吃糖、喝奶茶等含糖饮料。
第二,亲子关系不同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>允许随便吃的孩子>被完全禁止吃糖的孩子;
心理学家阿黛尔・法伯曾说:“当孩子把限制等同于‘不被爱’,限制就成了情感伤害的利刃。”
从小被舅妈禁止吃糖的表弟,自从上了初中后,就非常叛逆,舅妈越是不让他做什么,他就是想做什么。
他之所以这样,我想除了青春期叛逆,还有一点就是对舅妈的不信任,亲子关系很差。
跟孩子“约法三章”有条件的限制孩子吃糖,既满足了孩子对糖的渴望,又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、被信任,凡事可与父母协商。
这类孩子长大后就会把父母视为可依靠的对象,生活、学习中遇到问题也更愿意与父母倾诉沟通,亲子关系自然会更好。
第三,身心健康不同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>完全禁止吃糖的孩子>允许随便吃的孩子;
吃糖虽然可以引发肥胖、龋齿、皮肤老化、降低智力等问题,但禁糖也绝非正确之选。
科学研究显示:适量糖份可以补充大脑所需葡萄糖,改善记忆与情绪,并促使胰岛素介导的色氨酸进入脑内合成血清素,从而缓解焦虑、提升愉悦感。
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,既能恰到好处的发挥糖对孩子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,又能避免糖对孩子身体的危害。
因此,相比完全禁糖与随便吃糖的孩子,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,无论在身体健康上还是心理健康上都更好。
综合来看,三类孩子中,还是规则限量吃糖的孩子各项指标更好。
【今日话题】你家孩子几岁了?平时你都是如何管控ta如何吃糖的?
关于糖果对孩子未来各方面的影响,你还知道哪些?
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,供其他家长学习参考~
文章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~
发布于:山东省博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